| 
 淺談性情中人 編輯:RURU0309 
  性情中人是指感情豐富,率性而為的人。 
  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隨其本性、情感外露、率性而為。 
  人在天下立足,自有一片藍天,一錐之地。 
  一個獨立之人,一個大寫意的自我,一個區別於他人的孤本。 
  人若想在塵世瀟灑走一回,只有做一個率性的、揮灑快意的性情中人。 
  性情中人,不是人云亦云的唯唯諾諾之人; 
  不是做任何事情先算計對自己有多少好處之人; 
  不是付出一點就要立即索取回報之人。 
  性情中人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 只選適合自己幹的事,只要高興,就不吝付出多少。 
  所以他們感覺心底坦蕩,生活隨意,睡眠踏實,精力充沛, 心底時刻蕩漾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崇拜。 
  性情中人,懂得感恩。 
  感恩父母給了自己生命;感恩老師教會了自己知識; 感恩社會給了自己工作;感恩身邊有緣相遇之人等等。 
  性情中人還懂得感激, 感激曾反對過自己使自己幡然猛醒獲得了生活經驗和教訓的人; 
  感謝在春風得意時有人給自己迎面澆一盆涼水的人; 
  感激曾和自己有過過節又被自己用善行感化了,重新與自己和好如初的那些人等等。 
  性情中人,拒絕做作,排斥扭捏; 
  性情中人,語言到動情處會手舞足蹈,辦事辦到順暢時會情不自禁; 
  性情中人看電視至感人處會潸然落淚, 
  讀書到精彩有趣的章節會啞然失笑,做事入迷時甚至會進入忘我狀態; 
  他們與人交往大多輕利重義,只求誠實待人,唾棄虛情假意; 
  他們會享受生活,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欣賞沿途風景,在於隨時把握稍縱即逝的生活浪花; 
  性情中人待人接物,舉止儒雅;辦事乾淨麻利,善於交流,一點就通; 
  為人處事入情入理,是是非非層次分明。 
  性情中人,生活態度積極, 熱愛生活、熱愛生命。 
  並能營造出一種適合自己生存的氛圍, 
  使自己留連忘返融入其中,享受人生的幸福; 
  性情中人好奇心強,接受新事物快, 
  不恥下問,隨時隨地都會捕捉到使自己知識人格趨於完善的精髓營養; 他們是大聰大智之人。 
  性情中人,不是老好人、無原則之人。 
  言談舉止,處處以理服人,以身教示人,小事糊塗,大事清楚。 
  你和這樣的人相處你能看輕他?你能嫉妒他?你能不服他嗎? 
  當碰到對立面時,性情中人不會計較, 
  而是以足夠的耐心和能力使其醒悟信服, 這就是性情中人的魅力。 
  他們活得真實、活得率性、活出了最本真的“人”味來! 
  私語: 
   明太祖朱元璋給予竹的剛正之譽:雪壓枝頭低,雖低不著泥;一朝紅日出,依舊與天齊。 
   “凌霜竹箭傲雪梅,直與天地爭春回”是竹的自信;“咬定青山不放鬆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”是竹的堅強; 
  “一節復一節,千枝攢萬葉;我自不開花,免撩蜂與蝶”是竹的清高;
  “宜煙宜雨又宜風。拂水藏村复間松。移得蕭騷從遠寺。洗來疏侵見前峰。侵階蘚折春芽迸。繞徑莎微夏陰濃。無賴杏花多意緒。數枝穿翠好相容。”
  是竹的可人。能得到如此的美譽,人們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歡竹了。 
   文人愛竹,不單是愛它的秀美,更因它的高潔,它那剛正不阿的性格,不畏風霜嚴寒,正是文人學者畢生所追求的,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。 
   自認為性情中人就有竹的傲骨和剛正不阿的節氣,不畏困苦,昂首傲立,任憑風吹雨打,依然淺唱舞曳,堅守信念,積極向上。
  喜歡性情中人,這輩子也做定了性情中人,無論世事沉浮,櫛風沐雨,本性難移,原則難更! 
  
 |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