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與樂是生命的盛宴
文:網絡 編輯:RURU0309
快樂總是與痛苦相對,沒有痛苦也就沒有所謂的快樂。
去享受生命的盛宴,享受所有的高潮與低谷,活在生命的苦樂之中。
感悟苦即是樂、樂即是苦的奧義,生命的樂趣已被我們掌握在手中。
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時,人即顯得快樂;在低谷時,人便顯得痛苦。
而波浪永遠是忽高忽低,沒有永恆的上揚,也沒有永恆的傾瀉,所以人生是痛苦與快樂交織並行,二者相伴相生,既矛盾又聯繫。
所謂“沒有痛苦也就無所謂快樂”,如果我們將痛苦與快樂看成是絕對的對立從而加以逃避,那麼,我們不僅不能得到快樂,反而會變得更加痛苦,而我們之所以見苦便畏懼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正確的苦樂觀。
其實,苦與樂並非是相互對立的。正如哈密瓜比蜜還要甜,人們吃在嘴裡樂在心上;苦巴豆比難吃的中藥還要苦。然而,種瓜的老人卻告訴我們,哈密瓜在下秧前,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兩苦巴豆,瓜秧才能茁壯成長,結出蜜一樣的果實來。
是的,沒有苦中苦,哪有甜中甜?沒有悲哪來樂?沒有高潮哪來低谷?苦是樂的源頭,樂是苦的歸結。 “不經風霜苦,哪得臘梅香”,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歷艱苦奮鬥後產生的。吃得苦中苦,方能得成果。古人“頭懸樑,錐刺股”,苦則苦矣,但他們下苦功實現上進之志,本身就是一種快樂,以苦為樂,苦中求樂,其樂無窮。
苦的滋味的確讓人覺得不好受,甜、樂的滋味人人都喜歡。艱苦的勞動,挫敗和失敗與苦味一樣,沒有人想特意去領受,而成功的喜悅則是大家都夢想得到的。
但是,如同沒有苦巴豆就結不出哈密瓜一樣,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悅,多半先要飽嚐找尋成功的艱辛。 苦與樂往往會和人們的成功和失敗聯繫起來。
成功是新大陸,不嚐一嘗在大西洋上漂泊近兩個月看不見陸地的苦,哥倫布怎能在毫無希望之時,看到希望中的大陸呢?
成功是勝利,不每天都嚐一嘗那在苦艾酒中浸過的苦膽,勾踐怎麼能取得滅吳的功績呢?甜絲絲的成功背後,總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奮鬥過程。
做一件艱苦的事,我們不能埋怨。
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,有了奮鬥的目標,知道苦盡甘來的道理,艱苦前行的人,才不會懈怠,不憚迎接成功的苦痛。
的確,人生的悲苦從來都是無法逃避的。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。
有一群弟子去朝聖。師父拿出一個苦瓜,對弟子們說,隨身帶著這個苦瓜,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,並且把它帶進你們所朝拜的聖殿,放在聖桌上供養,並朝拜它。 弟子朝聖走過許多聖河聖殿,並依照師父的教言去做。
回來以後,他們把苦瓜交給師父,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,當做晚餐。晚餐的時候,師父吃了一口,然後語重心長地說:奇怪呀!
泡過這麼多聖水,進過這麼多聖殿,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。弟子聽了,好幾位立刻開悟了。
苦瓜的本質是苦的,不會因聖水聖殿而改變;人生是苦的,修行是苦的,由情愛產生的生命本質也是苦的,這一點即使聖人也不可能改變,何況是凡夫俗子!
很多嚐過感情與生命大苦的人,也無法告訴別人失戀是該歡喜的事,因為它就是那麼苦,這一個層次是永不會變的。
可是不吃苦瓜的人,永遠不會知道苦瓜是苦的,只有嚐過了,才有資格稱苦。不過,當你有了嘗苦的準備,煮熟了這苦瓜,吃它的時候第一口苦,第二三口就不會那麼苦了!
對待我們的人生與修行也是這樣的,時時準備受苦,不是期待苦瓜變甜,而是真正認識那苦的滋味,這才是智慧的態度。苦瓜本來就是苦瓜,是連根都苦的。
這是一個苦瓜的實相、真相。變甜只是我們虛幻的期待而已,唯有真正面對事物的真相,我們才能從中解脫。所有的事情都是當下去面對它、解決它。
圓滿的人生並不是一輩子沒有吃過苦、沒有失過戀,而是經歷過、體驗過。面對過那苦的滋味、超越那苦的感覺。
苦為樂、樂為苦,苦與樂的感覺全在於一心。
達摩面壁,凡人皆稱其為苦緣。有誰知道達摩祖師在靜修中,心歸空靈,慧及宇宙,體膚之苦盡皆化為心靈的極樂,並無半點苦楚可言。
苦與樂是生命的盛宴,是生命的波峰波谷,高低起伏,才波瀾壯闊,滋味濃厚。佛說,離苦得樂,涅槃寂靜。星雲大師參透此點,示眾生生命的本質,苦樂交織,才至彼岸;無苦無樂,便是死水。
當我們接納苦,把苦看做是人生的必然歷程時,苦便不再是世俗的“苦”。
同樣,接受樂,把樂當做是生命的歷程,樂也再不僅僅是世俗的“樂”。
當眾生真的能接納所有苦樂時,先前的苦樂“標準”立刻土崩瓦解,根本不再有苦與樂的分別,生命的波瀾盛宴就此展開,大自在境界在眼前。
●即日起凡取用Q R CODE於手機來店購買童鞋一雙可抵30元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