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

王昭君的陵墓






<><>
王昭君的陵墓 
        資料分享:孫Sir
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城南九公里的大黑河畔。是西漢王昭君(王嬙)的陵墓。亦稱「青冢」。蒙語稱「特木爾烏爾虎」,意為「鐵壘」。
昭君墓墓身為人工夯築的封土堆,高達33米。遠望陵墓呈青黛色,傳說每年深秋時節,塞外草衰,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,因此,歷代相傳稱為「青冢」。「青冢擁黛」是呼和浩特八大景之一。昭君墓墓前為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策馬並騎的青銅塑像,還有董必武的題詠詩碑,詩云「昭君自有千秋在,胡漢和親識見高,詞客各抒胸臆懣,舞文弄墨總徒勞。」後院陳列著清代以來有關昭君墓的碑刻。昭君墓佔地1.3公頃。墓前有平臺及階梯相連,與中原地區漢代帝王陵墓的形制頗近。第二層平臺及墓頂各建有一亭。佇立墓頂,極目遠眺,陰山逶迤崢嶸,平疇阡陌縱橫,墓草青青,古木參天。昭君墓周圍景色宜人,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,墓地的景色似乎時時都有變化。民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,「晨如峰,午如鐘,西如從」,更增添了昭君墓這一塞外孤墳的神秘色彩。王昭君名嬙,西漢南郡秭歸(今湖北省興山縣)人。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。漢元帝時入宮為宮女。竟寧元年(公元前33年),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,王昭君自願充當和親使者,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。昭君出塞後的60年間,漢與匈奴兩個民族一直和平相處,匈奴境內的經濟文化得到發展。王昭君受到各族人民的愛戴。
  
 昭君博物院大門
 園內兩側有文物陳列室和休息室 
園內有董必武的題詠詩碑,詩云「昭君自有千秋在,胡漢和親識見高,詞客各抒胸臆懣,舞文弄墨總徒勞。」後院陳列有清代以來有關昭君墓的碑刻。
  園內左側為匈奴風格建築  園內右側為西漢建築風格 匈奴風格的標誌為雄鷹展翅 西漢風格為一漢服獻士 
昭君白色塑像,後為「青冢」墓呈覆鬥形,高30多米,人工土築而成,墓園中松柏蒼翠,白楊鑽天,垂柳拂地,百花繁茂。


墓前高聳著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策馬並騎的青銅塑像。其後是196310月董必武同志參觀昭君墓時的題詩,詩云:「昭君自有韆鞦在,胡漢和親識見高。」詞客各抒胸臆懣[ ㄇㄣˋ],舞文弄墨總徒勞。
 
傳說,因每年涼秋九月,塞外草衰時,附近草木枯黃,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,故古人稱之為「青塚」,且唐代就見之於李、杜詩篇,以後郵現於歷代文學作品之中。
 
昭君墓已闢為公園,環繞墓地花木叢生。在墓頂近觀大黑河水光湍急,遠眺大青山屏幔雄偉,環顧大地綠野無垠,令人頓生豪興。
 
墓高十餘米,鋪滿碧草紅花,呈現在眼前的並不是傳說中的荒草孤駝,胡天番地,聽到的卻是沿路車鳴鈴響,看到的是田野黍稷,比屋牛羊。
 
從「青塚」上高處向前遠眺整個博物院全景。
想起當年王昭君在漢宮挺身而出,自願「請掖廷令求行」,勇敢地肩負和番使命,忍小怨而從大義,不禁唏噓。
  
單于昭君銅像矗立,固是千古風流佳事,亦是國家安定象徵。(國與國之間也需要裙帶聯繫)
蒼茫藍天下,千年青塚橫。
《昭君怨》 
白居易 押九青 七言律詩 首句平起入平韻式
明妃風貌最娉婷,合在椒房應四星。
只得當年備宮掖,何曾專夜奉幃屏。
見疏從道迷圖畫,知屈那教配虜庭
自是君恩薄如紙,不須一向恨丹青。 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