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56個民族的禁忌~(五)

 

 


26,黎族禁忌 黎族,主要分佈於海南省的五指山腹地(原黎族苗族自治州9個縣境內),少數散居於瓊海、萬寧、澄邁、屯昌等地。
在千百年的生活生產中黎族形成了獨特的禁忌,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總概。 (1)忌日不事農。家中死人,其親屬3年內逢忌日(死者去世之日)均不得下田,
若死者為組織、領導生產的「畝頭」,其畝眾須同守此忌(黎族以十二屬相記日月,故每十二天便逢忌日)。海南合畝地區黎族逢雞、牛、蟲、馬日忌生產;
 牛日男子不犁田; 雞日婦女不插秧、拔秧; 馬日、蟲日婦女不插秧、捻稻。 (2)婚姻禁忌。同血緣禁婚。訂婚忌用白雞,以為如是會使夫妻不和睦。
婚嫁擇吉日,避忌虎、猴、牛日。據《清稗類抄》雲:「虎猴牛,黎人以為惡獸,避之則吉。」婚後禁忌再有私情,若犯禁違忌則群黎立殺之。
(3)產忌。孕婦忌吃狗肉,否則以為會難產或流產。保亭、瓊中等地黎族,產婦分娩時,以門前掛樹葉為忌門標誌,禁止外人入產室,以免將鬼神帶入。
分娩3天內,產婦不得外出,不得與外人說話,不得洗身。產後1個月或百日內,禁食魚、蛋; 認為魚會「寒」身,蛋使子宮下垂。產後忌坐男人凳子,忌與丈夫房。
(4)喪葬禁忌。喪期死者親屬不得正面穿衣,須反穿; 不得洗頭洗身; 不得唱歌、奏樂、敲鑼鼓、放鞭炮; 禁忌耕作。喪宴忌吃米飯,可以肉下酒,可吃雜糧;
眾人不得在喪家吃豬肉粥、牛肉粥、雞肉粥和米飯; 忌中午出殯,認為午葬會招災。 (5)生活習俗禁忌。忌頭朝門口睡覺,因屍體才頭朝門口待抬出埋葬。
若客人犯忌,主人亦不悅,認為可能有禍事臨頭號。海南合畝地區黎族,除殺牲祭祖時可提及祖先名字。
27,傈僳族禁忌 傈僳族,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餘者散居於雲南省麗江、迪慶等縣以及四川省西昌、鹽源等地區。
在長年的與自然的鬥爭中逐漸形成了該民族所特有的禁忌。(1)祭祀禁忌。祭鬼神或祭龍樹時,忌婦女參加。出遠門者必須於年前趕回,否則,
家人過年祭祖時會將未歸者也作為祭祀對象,不吉。祭家鬼時,肉未吃完忌外人進入,否則會有疾病。禁忌用茶葉敬獵神,據信,茶葉能遮住獵人的眼睛,
使之打不到野獸,祭獵神的祭品不能給別人吃,一定由獵人自己吃掉,否則,獵而無獲。 (2)產忌。產婦分娩,基家門口掛茅草葉或刺枝,防鬼闖入。
嬰兒啼哭不止,則家門口掛毒箭1支(或非毒箭2支)。產婦忌吃線豬肉、母牛肉、忌吃白、灰色羽毛的雞肉。若生男,客人不可帶弓箭和長刀入門;
生女,不可穿鞋進家; 遠道來客則禁忌入門,忌期為10至13天。忌橫抱嬰孩,以為是抱死人之相。產婦家不能燒苞榖花,不能取燃燒著的柴塊,等等。
若觸犯這些禁忌,嬰兒有夭折、短命的危險。 (3)喪葬禁忌。村子有人去世,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,只有與死者有仇的人才會故意吃辣椒。小孩夭亡,
全家忌吃羊肉、蔥、蒜,否則以為會衝犯鬼神,會導致更重的災禍。 (4)禮俗禁忌。傈僳族忌客人從前門直走到後門,認為死人出殯才這樣。忌拄手杖進家門,
因給死者致哀跳舞時才使用手杖。家有客時,忌掃地,忌洗臉。殺雞待客時,忌婦女切肉。 (5)生活習俗禁忌。黃昏時出入須隨手關門以免鬼趁機而入。
家長外出時忌掃地,怕對家長不利,因死人時才去掃地。在房前屋後忌喊" 哦" 只有為死人驅鬼時才這樣做。忌在他人家中吹口哨、樂器聲能喚鬼入室。
(6)農事禁忌。下地生產時忌將鋤頭等掘土農具找在肩上,尤忌在荷鋤進屋,因葬死者時才如此。稻榖開花時,忌在稻田邊洗裳、剝麻,否則以為會使花受驚而減產。
玉米揚花時若遇大風,忌婦女織麻布,忌男子砍竹伐等。
28,滿族禁忌 禮儀忌諱滿族尊老敬上,居家對父母三天請一小安,五天請一大安。滿族人忌害烏鴉、喜鵲、狗,有並於崇鴉、鵲、狗的習俗。
不準打狗、殺狗,不吃狗肉,不穿用狗皮。服孝中男子不剃發,女不簪花,三年內不穿紅。   
室內禁忌滿族將西牆作為供奉祖先的神聖位,不準在此掛衣物,張貼年畫; 西炕俗稱「佛爺炕」,供有「祖宗板子」。忌諱人們尤其是女人隨便坐臥。
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,更不許將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這裡。   不許從鍋灶、火塘的三腳架上越過,不能用腳蹬踏或者隨便坐在鍋灶上或火塘邊;
不準在鍋灶口或塘上烤腳、襪子、鞋靴; 禁止將吃剩下的食物、骨頭、魚刺等扔進鍋灶或火塘裡。   
人體禁忌滿族忌諱嬰兒頭未睡成扁形,特別是女孩,如果枕骨部位沒有睡扁,會被視為「醜姑娘」。
29,毛南族禁忌 毛南族信萬物有靈,道教、巫教有一定的影響,但在人們的生活中,相信祖先神靈及萬物有靈甚於宗教。   
毛南族的還願儀工中,穿插有跳神的舞蹈動作,其中這一舞蹈部分,毛南話叫「條套」(tiao陶) [即跳還願舞]。這種舞蹈是毛南族人民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化藝術。
吉日一到,師公來到主家主持還願儀式,白天先做擺供桌、搭神壇等準備作,晚上才開壇祭祀。   
供桌共擺六張許願桌:擺在屋簷下靠右一邊,桌上放七個碗、七個酒杯。其中三個碗份別裝飯、豆腐和熟豬肉,每碗插三根香; 三個碗裝生雞血; 另一個碗裝白米。
七個酒杯橫擺在最後,桌的兩頭各擺一只活雞,桌前放一個簸箕,供師公甩符筶(卜卦的法器),用。師公坐在桌前,頭戴烏紗帽(用馬尾編織而成),左手持簡符
(師公們說它是護身符),念咒語,打符筶,其意是向神靈宣告:今天主家向你們還願了,請你們入筵領願吧。又向四方八面撒米,表示給神靈引路。   
親官桌:這桌擺在屋前的左角,桌上擺一掛生豬肉、一個碗,碗裡飯、豆腐和熟豬肉,插三根香。還有一個酒壺、六個酒杯。桌邊擺一張靠椅,用紅氈覆蓋,
上面撐開一把傘。這桌是忖為來賀筵的賓客準備,說是萬一賓客在途中被陰鬼附身,進門之前,先到這桌上敬一杯酒,表示驅除陰鬼,洗淨身驅,然後入筵才安然無事。
保筵桌:擺在中堂神龕下,是專為敬請三界公爺來保筵而設的。桌上放三個碗,一個裝飯,飯上插幾片柑子葉(代表果品),還有一些零錢;
一個碗裝飯、豆腐和熟豬肉,插三根香; 另一個裝白米。師公念咒語、撒米引路,敬三界公爺來保筵。   敬宗桌:擺在祖宗靈位前,桌上除碗盞外,
桌邊還有一著乳獵,兩只雞,上香敬請祖宗返鄉入筵。   洗面桌:擺在主家臥室門邊,萬歲娘娘一降臨,先到這裡洗臉用餐。   
剪花桌:擺在主家臥室門的另一邊,與「洗面桌」相對。一個子女雙全的族公坐在桌邊專門剪花; 一個子女雙全的族奶在主人的臥室裡繡花。
剪花和繡花者在開壇期間不能出去,更不能到村上串門。據說,如果出去串門,會把主家的福氣帶走。


30,苗族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,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。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、雞雜和雞腿,雞膽、雞雜要敬老年婦女,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。
當你離開苗族主人家時,一定要有禮貌地說聲「哇周」,意為「謝謝」,感謝苗家對你的盛情款待。 有些苗族地區,忌隨時洗刷飲甑、飯包、飯盆,
只能在吃新米時洗,以示去舊米迎新米。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,飯不够吃。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,須先打草標,以示殺死病鬼。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,
以免傳染痲瘋病。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,恐射中祖先。忌跨小孩頭頂,否則孩子長不高。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。 禁殺狗、打狗,不吃狗肉;
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,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; 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; 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; 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;
遇門上懸掛草帽、樹枝或婚喪祭日,不要進屋; 路遇新婚夫婦,不要從中間穿過等。
31,門巴族的禁忌 忌諱在客人面前走動,須從客人身後繞行。客人吃飯時不要吃光喝盡,須讓主人家的鍋裡、碗裡剩一些食物。不能往火塘內扔臟物、吐口水,
不能踢、踏、跨越火塘或灶台。客人未睡時,主人不能先睡。家裡有人出遠門,當天不能掃地。若家有病人,要在門口壓有帶刺的樹枝,謝绝外人來訪。
門隅北部的門巴人不吃自家養的禽畜,只用於交換。
32,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,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、青海、甘肅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等省(區)的蒙古族自治州、縣,餘者散居於寧夏、河北、四川、雲南、
北京等省、市、區。蒙古族被稱為草原上的民族,他們勇敢熱情,豪邁粗獷,在歷史的長河中,蒙古族人民逐漸形成其獨特習俗禁忌。   
(1)婚姻禁忌。古代禁忌為氏族內部不通婚,男子只能娶他部落女子。嫁到該氏族的婦女,從此不可脫離該氏族。若夫死,只能改嫁丈夫的近親。舊時,
新郎娶親時,須挎佩刀與弓箭。到女家,摘下刀箭放於馬窗西側,走時再挎。娶親歸來仍將其放於馬窗西側, 3天人禁觸動。3天後,新娘將其收起,
作為吉祥物和鎮器永久保存。該族忌諱離婚,視其為最不道德、不吉祥的事。   (2)產忌。產婦生產期,忌外人入內,忌門均掛有標誌:生男,掛弓箭,
以示男兒之勇; 生女,掛紅布條,以示女兒之巧。雲南蒙古族則在門上掛一篾帽,生男掛左,生女掛右。不滿月不準外人入內,商業部不準從產婦家借物,
否則「踩斷奶路」或「帶走奶」。產褥汙穢,須遠處掩埋,以免汙瀆天、佛,招致災難。產婦、嬰兒住處須掛帷幔,與外人隔绝。   
(3)喪葬禁忌。壽衣為蘭布褲、白布衫,不穿棉衣。兒女不許伸手給死者穿壽衣。忌長時間停靈,一般不超過一個時辰(兩小時),即卯時死,卯時出。
入殮時忌屍從門過,要從窗戶抬出。出殯時,忌靈車上死者頭朝前,而須腳朝前。青海蒙古族實行天葬,送葬者將屍體送至葬場後,須立即返身跨越點起的人火堆,
以除汙穢,後急速回家,不能回頭。服喪期,孝男孝女禁娛樂,禁著艷服。   (4)生活習俗禁忌。吃肉時須用刀,給人遞刀時忌刀尖衝接刀者,應反之。
忌用碗在水缸、鍋中取水。忌碗口朝下扣放。忌從衣、帽、碗、桌、糧袋、鍋台、磨台、井口、繩上跨過。忌以鞋、襪、褲為枕。忌亂摸亂動有宗教意義的法器
、經典、佛像、佛閣等。敖包上的石頭、樹枝忌隨便拿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